不知你有没有察觉到,近来,合肥的物业行业越来越“卷”了!从24小时管家服务到智慧社区建设,从园林景观升级到垃圾分类创新,如今,“细节”已成为衡量服务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。
在这场服务升级的浪潮中,合肥高新区创新公寓另辟蹊径,将品质革命延伸至一个高频触达却常被忽视的“黄金空间”——电梯前室。通过一场历时20天的“微空间改造计划”,成功将承载着1400户居民归家动线的电梯前室,打造成兼具功能性与温度感的生活场景,实现居住体验升级。
老公寓遭遇新难题
创新公寓于2014年投入使用,共3栋24层公共租赁房,1400套房,居住着近4000人。由于投用已有11年,公寓内的公共区域逐渐显露出老化的痕迹,其中电梯前室的问题较为突出。
此前,这里顶部没有吊顶,墙面仅做了简单的刷白处理,无法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。
△电梯前室改造前
轻量化改造带来体验升级
面对这一情况,高新物业积极行动,主动投入资源,于2025年3月初正式启动电梯前室改造工程。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,短短20天时间,到3月下旬便顺利竣工。
改造过程中,物业充分发挥创意,不仅在前室打造了精致的景观小品,摆放了生机勃勃的绿植,营造出自然、舒适的氛围,还对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:安装吊顶、更换灯具、重新粉刷墙面,并精心挑选装饰画进行点缀,让整个空间焕然一新。与此同时,物业还增设了公寓动态宣传栏和公益宣传栏,既方便居民获取最新信息,又能传播正能量。
△电梯前室改造后
考虑到公租房住户流动性大、个性化需求多样的特点,物业根据住户群体特征,将三栋楼分别贴上“青年社群”“家庭单元”等生活标签。在统一提升硬件设施的基础上,开展差异化微改造。
在年轻人居多的A栋,安装了全身镜,方便年轻人出行前整理着装;在以家庭居住为主的C栋,张贴了卡通身高贴,增添了亲子互动的温馨氛围,让孩子们在日常乘梯过程中也能收获乐趣。这种“空间场景 + 人群画像”的适配模式,成功让这座拥有11年房龄的老公寓重焕生机。
△电梯前室改造后
“应急百宝箱”彰显贴心服务
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,高新物业在软件服务方面也下了功夫。物业在前室设置了便民区,提供便民雨伞,居民只需登记即可领用,有效解决了突发降雨带来的困扰。同时,便民区还配备了针线盒、创口贴等常用物品。
据悉,近期有一位住户不小心切伤了手,家中又没有创口贴,便来到一楼便民区求助。物业工作人员迅速为其止血,并贴心地贴上创可贴。“应急百宝箱”的贴心设置,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。
△便民区
曾经因“白墙素顶”被居民匆匆略过的过渡空间,如今已成为居民驻足交流的温馨场所。
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此次品质提升工作为契机,持续优化服务流程,提升服务质量,助力高新区公租房从“基础保障”向“品质宜居”转变,增强住户的归属感,努力为住户打造一个安全、舒适、便捷、和谐的居住环境。
(图文/高新物业 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