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融创服务:在合肥,一场社区的“光合作用”正在发生
最新动态
融创服务:在合肥,一场社区的“光合作用”正在发生
2025-11-042

10月26日,合肥。一场以“光合作用”为题的社区营造大会,让融创服务的社区实践从涓涓细流汇入公众视野。这不仅仅是一场发布会,更是一次从理念到现场、从空间到人情的深度体验。它试图回答一个时代之问: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,如何让社区从冰冷的建筑群,回归温情的“邻里一家亲”

理念先行:从“管理空间”到“激活人心”

大会的开篇,源自一个深刻的行业洞察。融创服务集团总裁曹鸿玲在分享中表示:“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单元,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。它不仅仅是居民最基本的居住空间,也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。“为此,融创服务近年打造了一系列业主耳熟能详的品牌IP活动,并构建起覆盖全龄段业主的社群体系。随着参与日益踊跃,融创服务也在持续思考:”如何引导居民从‘一起玩’,走向’一起成长利己利他‘?如何将居民基于个体兴趣所建立的链接,转化为以’社区共益‘为目标的持久行动?又该通过怎样的组织方式,构建社区多方关系的良性生态?”

基于此,融创服务在2024年正式提出了 “iSunny”社区营造计划。其核心是“有热爱、有价值、有归属”三位一体的价值主张。融创服务总裁助理兼大区总经理贾向锋在演讲中阐释:“‘有热爱’是激发参与的动力源泉,点燃了社区活力的星星之火;有价值是通过切实的行动创造社区共同价值;有归属则是最终的升华,它源于认同并转化为共同的责任担当,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。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从激发、实践到升华的完整闭环

这一理念,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“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”同频共振,成为融创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主动探索。 

现场见证:空间焕新与社群自驱的“合肥样本” 

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。与会嘉宾随后的参观动线,成为了“iSunny”计划最生动的注脚。

在合肥融创城三期,原本单调的入口通道,被共同打造为“融乐长廊”。它不仅是社区信息的发布地,更是居民认同感的凝聚场。从“社区公约”到“未来议事厅”,内容涵盖社区共建的方方面面,让每一位路过的新老业主都能直观感受到社区的脉搏与温度。

不远处,由业主共同发起的“造个花园吧” 项目,则诠释了“共益共生”的生态。孩子们亲手种植、绘画认养,废弃花盆被巧妙再利用。这片曾经分散杂乱的角落,在居民的共同呵护下,焕发新生,成为邻里情感与自然教育的共享基地。

而同期在小广场上演的“走,下楼闯关去” 亲子运动会,则是社区活力的即时呈现。响应集团“超级运动季”的号召,活动通过趣味游戏链接家庭,让“一起玩”的欢声笑语,成为构建信任与认同的起点。

关键人物:“阳光主理人”与社区温度的唤醒

社区营造的关键在于人。在融创服务的体系中,这群人被称为“阳光主理人” 。他们是社区内生的“火种”,是将个体热爱转化为社区价值的催化剂。

在合肥融创城,从事幼儿教育的朱文才老师,从友好商家成长为活动策划者;美育机构负责人夏夏爸爸,将孩子的画展搬到社区,探索“社区+教育机构+物业”的共治新模式;普通宝妈王玉,则从一名参与者,在“零废弃花园”等项目中被点燃,逐步成长为组织非遗课堂、亲子沙龙的“社造达人”。

“他们不仅是活动的策划者,更是社区文化的传承者;不仅是邻里间沟通的桥梁,也是和谐氛围的营造者。”融创服务安徽城市总经理魏娜在动线讲解中感慨。大会现场,这些来自全国的优秀主理人受到表彰,他们的故事印证了:当每个人都成为社区的主角,美好的改变就会自然发生。

结语:共育一片生生不息的社区森林

这场在合肥发生的大会,不仅展示了过去两年的实践成果,更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。它让我们看到,社区营造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,而是发生在家楼下、花园里、邻里间的每一次携手。当热爱被点燃,价值被实现,归属感便油然而生——这或许正是未来社区最动人的样貌。

正如此次社造大会所倡导的,“愿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光合作用中成为光、成为水、成为养分,让共治共益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,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枝繁叶茂、生生不息。”

(图文/融创服务 提供)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